荒谬的中国式时尚大片

(请原谅,本文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的大片不是张式或者冯氏、陈氏各种电影大片,而是各类中国精品杂志的每月巨献。)

奢侈风潮催生“大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大部分的杂志都开始时尚了,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原来用于批判封建老地主糜烂生活的“穷奢极欲”之类的形容词,迅速演化成了带有推崇和褒义色彩的“奢侈”、“极品”之类,连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过程都给省了,直接就从小资翻过中产直奔奢侈而去了,这样的三级跳不过是两三年的光景。刚刚还好好的村上春树呢,怎么现在摇身一变要做畅销书《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中的“大狗”了。中国奢侈品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你总不能天天空谈奢侈吧,你总要给我看看什么叫做奢侈吧!如何教育这些富而思进的读者和抱着满腔热情的广告客户呢?
拍影像大片!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最早拍大片的都是时装杂志,各类最先进入中国的各种外刊的中文版,利用先天优势,安排最好的模特儿、最好的服饰、最好的摄影师,尽管做不了满城的夜宴,起码可以像拍大制作的电影一样,设计布景、人物、情节以及效果,
你要知道每一个平面摄影师都有一个想做电影导演的梦想。他们平素瞧不起那些拿着DV说自己在搞新潮纪录片的文青们,
而是带着拍摄各种环球大片的梦想照进了不甘寂寞的奢侈现实。
附属于奢侈品牌的公关公司原来只是发发软文,吹吹品牌的历史,但是自从大片进入市场之后,公关公司的小姑娘们开始忙乎着安排把最新的衣服借给媒体,要求在最短的时间提供最多的服装或者产品。

看完《穿PRADA的女魔头》电影之后,你才明白一本好的杂志,根本就是一个免费的百货公司!
在常人眼里节衣缩食才能获得的小包包,无非就是小实习生送给朋友们的见面礼。
由此越发可以得出结论:大品牌大媒体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拍大片!这和中国企业希望做大做强的普遍要求不谋而合。

“大片”是怎么产生的?
     尽管坊间也流传过奢侈品公司借出去给媒体拍摄的衣服因为不小心被浓妆染了色或者娇嫩的雪纺面料被勾了丝之类而需要赔偿的故事,但是也听说过借出去真货还回来 A货的笑话。
总之,服装与饰品或者配件,是大片的主要道具,人都是一批人,摄影师也是一批摄影师,只是各个时尚媒体会依照自己的要求选出不同的主题。一开始大家还比较明白,各种模特儿做妩媚动人状,出现在各种楼盘的样板间(与时尚大片同时风起云涌的就是中国的房地产),或是各类时尚场所。
最后拍多了,直接就拿着欧美或日本的杂志,类似下单一样的把摄影师给招来,就按照这个样子来拍!无非是把国际名模换成本国佳丽,再加上极富中国特色的背景,于是乎,所谓中国本地化时尚大片应运而生。
我曾经和一位资深大片摄影师聊天,他的作品几乎是业界的一个风向标。
他不无得意地告诉我,基本上是他拍好片子后,编辑再根据他片子的内容指定每期的主题,无论是牛奶还是出水芙蓉,每次都可以造成杂志的狂销!
但是另外一位香港的资深媒体人员则好奇地在一个电子论坛上问,中国大陆媒体的图片管制非常宽松啊,类似很多软色情的图片在香港一定会被投诉的,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当作封面刊登呢?
后来有人跟帖说,这就是擦边球啊!只要不露点就没有问题!无论你是穿学生装还是护士装,也许你想玩SM的概念,但只要严防死守,意念上的越界是不被主管部门关注的。

葡萄酒和茶叶也拍美女大片?
     如果说时装杂志以其专业态度创造了更多的销量,那么专业类杂志的不甘寂寞则是另外一种热闹!
     首先是各种电子类的资讯杂志,各种比基尼女郎,拿着各种电子产品,一种兴奋无比的表情,我很好奇地看着我自己手里的iPod,
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兴奋呢?接着是音乐杂志,一群娱乐公司的幕后人员终于走向摄影棚,从幕后走向大片。
最近让我感到最有意思的是茶叶类以及葡萄酒类的专业食品类杂志,也开始拍大片了!
如果说服饰类杂志是读者的感冒药的话,这种食品类杂志的大片就是读者的春药。
我始终无法搞清楚为什么在谈葡萄酒的时候,会有时髦男女在葡萄园里面相互搀扶着做饥渴状!
如果说有葡萄也罢,问题是连酸葡萄也没有,就在一排排的葡萄藤前面做品酒状,真是葡萄美人红酒杯啊!
茶叶的大片就更加有意思,几幅跨页的大图根本和茶叶没有任何联系,她们的出现是不是表明茶叶在中国被重新发现了保健性功能,
完全可以和谁用谁知道的保健品予以抗衡?
真是搞不懂,如果一定要把食品和美女放在一起的话,我还真是想知道一碗红烧肉和一个半裸的美女哪个更诱人!

作者:范庭略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2 thoughts on “荒谬的中国式时尚大片”

  1. 无意中看到你的SPACES,很喜欢你的图片,期待你的更新!

  2. 走好路,免不了走了一段弯路

Comments are closed.